用PandaAI快速复现研报的动量因子(一)
  AlphaSmith 2025年05月16日 306 0

1. 概述

在过去,想要复现一篇多因子研究的研报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市面上缺乏成熟、统一的多因子研究平台,研究者不得不从零开始:自行下载数据、进行复杂的数据清洗、构建因子库,搭建因子评价体系,整个过程既耗时又容易出错。对于那些没有编程基础、但对量化投资充满兴趣的人来说,这几乎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。许多想入门的人因此望而却步,迟迟无法真正踏入量化研究的大门。

而如今,PandaAI 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量化的门槛。它为因子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、统一、易用的平台,只需掌握一套简单的函数体系,就可以快速完成因子的构建与测试。曾经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的工作,现在几行代码就能搞定,真正做到了让量化研究触手可及。这不仅降低了入门难度,也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研究者的效率。对于整个量化生态而言,这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。

本文以《中金公司-量化多因子系列(6):关于动量,你所希望了解的那些事》为例,借助 PandaAI 平台,快速复现研报中关于动量因子的核心结论。

2. PandaAI 平台介绍

PandaAI 平台介绍:社区中已有小伙伴分享了各个函数的用法,相信参加了本次因子大赛的同学都已经比较熟悉了,这里不再赘述。

3. 动量因子的底层逻辑

3.1 传统动量因子的定义

传统动量因子的构造方法相对简单,其核心思想是:将标的在过去某一特定时间区间内的收益率作为该时间点的因子值。根据时间窗口的不同,最常见的两类动量因子包括:

一个⽉动量因子(MOM_1M

该因子取标的最近一个月的收益率作为因子值。其计算公式为:
image.png

参数说明:

  • (Pt):当前交易日的收盘价
  • (Pt-20):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(约等于一个自然月)

一年动量因子(MOM_1Y

image.png

参数说明:

  • ( Pt-21):前21个交易日的收盘价(即排除最近一个月后的价格
  • ( Pt-252):前252个交易日的收盘价(约为过去一整年的交易日数)

有了因子的定义,我们就直接打开PandaAI,看看因子的效果。
打开PandaAI的因子界面,点击创建因子,新建因子。
image.png
可以看到,平台默认给我们创建了月度的动量因子,左边回测区间我们选5年,调仓周期选择5天,股票池我们就选全A股,因子方向设置为正向,我们再点击右上角的运行按钮,稍等片刻,就可以看到结果了,点击深度分析,可以看到各样指标。
image.png
image.png
从结果上来看,一个月的动量因子正向的结果很不理想,因子分层回测里面,也是中间组的表现好一些,因子最大的一组表现最不好。
那我们如果把因子换个方向呢,会得到什么结果呢。把因子方向改成负向,然后运行。
image.png
效果立马变好了,说明在A股市场,动量因子比较表现出反转特征。

分析完一个月的动量因子,我们再来看看一年的动量的因子,根据定义,我们可以在右边询问PandaAI助手,让他帮我们完成因子的代码编写。直接把定义贴给助手,然后点击应用即可。
image.png
因子方向改为正向,再跑一遍。
image.png
image.png
从结果上来看,也是A股的表现差强人意,不如上一个负向的月度动量因子。但研报里面说一年的动量因子在海外的成熟市场长期有效,说明这个因子跟投资者的结构也是密切相关的,笔者暂时没有海外市场的数据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复现下。贴一张研报的图片,大家感受下。
image.png
从我们复现的结果以及研报的数据可以看出,在A股市场动量因子主要表现为反转特性,而海外市场则主要表现为动量特征。

那么,为什么动量在A股主要表现为反转特性呢,下一篇,我们将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深度分析,相信大家看完之后,也会更愿意转型到因子投资的量化交易者 (●’◡’●)

下期见!

最后一次编辑于 9天前 1

暂无评论

推荐阅读